一、2024年科技特派员工作概况
2024年,学校刘杰、单治国、张春花、徐玉梅、庄立5位老师获批乡村振兴科技专项—服务型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支持,被选派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型),分别服务于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普洱爱伲庄园咖啡有限公司、普洱景迈柏联普洱茶庄园有限公司、澜沧康美茶业有限公司、景东茶仓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景东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普洱漫崖咖啡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工作围绕咖啡种植与加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等领域展开,涵盖技术咨询、试验研究、技术培训、项目申报管理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一)摸清企业关键技术需求
派出人员自挂钩服务企业后,深入企业积极开展调研。通过会议和实地调研的形式,先后深入普服务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公司生产、加工、仓储及茶叶品质等环节,并与公司主要负责人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全面了解企业的关键技术需求。
(二)开展技术服务
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针对茶叶和咖啡种植、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刘杰为咖啡种植基地提供病虫害防治方案,单治国为企业解答茶树栽培技术难题,张春花指导茶叶加工工艺优化,庄立指导咖啡包装方案修订,以及黄精咖啡产品研发工作,徐玉梅指导了西番莲育种及种植管理技术。同时,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刘杰进行咖啡品种种质资源调查,单治国进行普洱茶与微生物相关试验,张春花开展茶叶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庄立开展了黄精咖啡配方实验等,为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三)推动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
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基层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的专业技能。刘杰、单治国、张春花、徐玉梅、庄立分别开展咖啡种植与加工、茶树种植、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累计培训480多人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指导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助力企业培育壮大,协助企业制定标准、申请专利等。
(四)加强科技信息与项目服务
收集整理行业科技信息,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方向。同时,协助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与管理,指导撰写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三、工作亮点
探索出 “产学研” 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以高校科研力量为依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和服务工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例如,在咖啡、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研发中,充分利用普洱学院的科研资源,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投入积极性不高,依赖传统生产经营模式,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服务资源有限: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广、任务重,但自身时间和精力有限,且缺乏足够的资金、设备等资源支持,影响服务效果和质量。
人才流失问题:培养的基层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容易流向城市或其他行业,导致农村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人才支撑。
(二)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政府出台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大资源投入:增加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基层科技人才待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技术服务
继续深入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新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和咨询服务,围绕咖啡新品种选育和生态种植技术推广,普洱茶发酵技术优化研究,茶叶深加工技术提升,咖啡创新产品研发,西番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持续深入开展服务。。
(二)强化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
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围绕企业急需紧缺的技术问题,结合特派员专业特点,为企业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理念,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组织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