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绝版木刻艺术主题创作人才培训”特邀著名版画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杨锋教授授课。杨锋教授历任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陕西美术博物馆、英国欧洲木版基金会等海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杨教授艺术成就卓著,曾荣获中国版画界重要奖项“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奖”(2000年),并获评陕西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 杨教授以的《图像再造的概念》为主题进行讲座,以跨媒介实验重新定义图像创作逻辑。通过"随型转形""水油分离""造型语言转换"三大实践模块,打破传统图像生成的惯性思维——如利用墨迹取景框强制构图、菲林片油水分离转印等技术,将机械操作转化为艺术表现的触发点,强调"痕迹叙述"与"偶然性"在创作中的价值。其中学生作品《耳机》《时光》等展现了如何通过版画技术将日常素材重构为具有陌生化美感的视觉语言。 图像再造的课程体系深度融合艺术史理论与当代实践,从汉代画像石拓片的浮雕语言到珂勒惠支的雕塑性版画,构建起"图像-媒介-表现"的转化链条。杨教授提出"图像转向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思维方式的解放",其教学案例揭示了版画制作中"技术有思化"的可能性,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从形式表达到观念叙事的新路径。 次日,杨锋教授在版画工作室的实践教学中,通过石膏版综合技法演示展现了版画语言的创新维度。他巧妙运用油水分离原理与亲油亲水特性,将传统转印技术升华为表现性创作手段,图像转换中保留偶然痕迹,通过强制性的技术操作激发造型语言的再生。这种综合版制作方式突破了媒介边界,为学员揭示了版画制作中技术理性与艺术表现的辩证关系。 在为期两天的授课中,杨教授通过"随型转形""水油分离""造型语言转换"三大实践模块,为学员构建了从技术操作到观念叙事的完整方法论体系。学员们普遍反馈,课程中跨媒介实验,有效打破了传统图像生成的思维定式,揭示了技术理性与艺术表现的辩证关系。多位学员表示这种方式实现了"痕迹叙述"与"偶然性"的美学突破,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从形式表达到观念重构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