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基金|张晓春教授为“绝版木刻艺术主题创作人才培训”项目授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02   点击数:

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绝版木刻艺术主题创作人才培训”特邀著名版画家、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张晓春教授授课。张晓春教授艺术造诣深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普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并曾担任普洱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其成就备受肯定,荣膺中国版画界重要奖项“鲁迅版画奖”,并获云南省“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美术贡献奖”等荣誉。

张晓春教授在讲座中系统梳理了中国绝版木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八十年代普洱绝版木刻的兴起,延伸至九十年代昆明、曲靖等地的创作实践,并通过现场点评普洱学院学生作品深化教学。讲座重点解析了徐匡《高原牧女》、王华祥《贵州人》等代表作中的七大特色技法(涵盖“王氏绝版技术”、“影像技术”等),并对比分析了陈超、李传康等十余位艺术家的具象表现语言。

讲座后半程聚焦绝版木刻的多元化表现手法:从丁绍光重彩画的线性结构,到郑旭《拉祜风情》的平面装饰,再到毕加索式的主观填充表达。张晓春教授结合自身艺术生涯——从文工团时期到普洱卡玛社团的探索,展现了其从油画到版画、民族采风至抽象实验,最终回归具象创作的完整艺术轨迹。整场讲座通过200余件作品案例,生动呈现了绝版木刻在形式语言与表现技法上的丰富可能性。

次日,张晓春教授深入版画工作室进行现场教学。他逐一观摩学员创作,在肯定亮点的同时,针对构图、刀法等具体问题提供精准改进建议。学员普遍反馈,这种面对面、点对点的专家指导,使其对绝版木刻的技法运用与艺术表现力有了深刻领悟,有效提升了创作水平。

当晚,学员集体参观了张晓春教授版画工作室。在张教授引导下,学员们系统观摩了创作工具、原版木刻及绝版木刻作品,直观溯源从稿图设计到成品拓印的全流程。现场陈列的《晚笛》《远雷》《幻界》等经典作品原版,为学员提供了珍贵的技法实物参照。此次沉浸式体验显著深化了学员对绝版木刻艺术语言的理解。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张晓春教授通过理论解析、案例精讲、工作室指导与沉浸观摩等多元形式,系统传授了绝版木刻的创作技法与核心艺术理念。学员们表示,此次学习不仅精进了专业技能,更深化了对云南乃至中国版画艺术发展脉络的认知。活动为云南绝版木刻艺术的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


普洱学院科技处 © 版权所有  kjc.peuni.cn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6号,邮编:6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