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绝版木刻艺术主题创作人才培训”特邀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敏杰先生授课。张教授学术地位卓著,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首任系主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版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并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 张敏杰教授在主题为《版画创作的高度》的讲座上强调全国美展应更注重创作质量而非数量,提倡"以小见大"的创作理念。他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的纤维壁画作品为案例,特别提到云南绝版木刻技术的艺术表现力。张教授还通过分析成都双年展、青年美展等展览中的主题性创作,以及北京国际双年展上各国艺术家的作品,指出艺术创作需要突破地域局限。 张教授主张,当代艺术创作者应当拓宽视野,既要深入研究本土传统技艺,更要积极吸收世界多元文化养分。他建议艺术家们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通过跨文化学习不断提升审美意识和创作水平。这种开放包容的创作态度,将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次日,张教授在"主题性、叙事性绘画创作谈"讲座中,以版画创新和国际艺术见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绘画创作的高度。通过分析洞窟壁画、湿壁画等多样画种,以及中世纪宗教壁画、全国美展作品和缅甸、瑞士等国的艺术作品,张教授阐述了构图、色彩与画面组织对作品张力的影响。他强调,当代绘画创作应立足传统技法,同时吸收国际多元艺术养分,在主题性和叙事性上寻求突破,以提升作品的艺术高度。 下午,张教授走访版画工作室现场指导学员创作,逐一细致点评学员作品并给予专业建议。他结合自身创作经验,从构图布局、刀法运用到色彩层次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强调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有机融合。针对每位学员的特点,张教授提出了个性化的改进方案,如加强画面节奏把控、探索材料创新等。学员们纷纷表示,教授深入浅出的指导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价值,对提升创作水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在为期两天的授课中,张敏杰教授通过理论讲解和作品点评,系统传授了版画创作的核心理念与技法精髓。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刀法运用、画面构成等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创新路径。活动结束后,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极具启发性,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开拓了新视野。